秦楚风讯(十堰融媒记者 龚艳琳)随着寒冬的脚步日益临近,如何顺应时节科学调养身体,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健康话题。相较于传统以“贴秋膘”为代表的饮食进补方式,一种融合了艾灸、刮痧、推拿等多种中医手法的特色疗法——火龙罐,正凭借其独特的“温补”作用,逐渐成为冬季驱寒暖身、通畅经络的养生新选择。那么,火龙罐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它与传统火罐有什么区别?11月21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前移科治疗师李中英,为大家答疑解惑。

李中英介绍,火龙罐并非普通火罐,而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功能调理工具。罐体内置特制艾柱,点燃后散发温和持久的艾热,深入肌体,达到温煦效果;罐口采用天然砭石材质,在操作过程中同步实现刮拭与温熨作用。“与传统火罐单纯依靠负压吸附不同,火龙罐通过专业手法,将艾灸的透热、刮痧的疏通、推拿的放松与砭石的良性刺激融为一体,实现‘一罐多效’,在温热中疏通,在推动中调理。”她指出,这正是火龙罐在机理与体验上与传统火罐的根本区别。
在疗效方面,李中英将火龙罐的作用归纳为“温、通、调、补”四大方面。“温”指艾热温阳,驱散寒湿,改善怕冷、手脚冰凉等问题;“通”即疏通经络,缓解因气血不畅引发的肩颈腰痛;“调”是调和气血脏腑功能,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寒、女性月经不调等状况;“补”则是在祛邪基础上补益元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37岁的王女士(化名)因长期伏案工作,深受颈肩僵硬与手脚冰凉困扰,尤其在冬季症状加重。在接受几次火龙罐调理后,她不仅感到肩颈轻松,多年手脚冰凉的情况也明显改善。“那种由内而外透出的暖意,是普通热敷难以达到的。”李中英指出,这正体现了火龙罐“温阳”与“通络”的双重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李中英特别强调,火龙罐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操作过程中罐体持续移动,避免局部烫伤;力度柔和深透,不易留下紫暗罐印,通常仅出现皮肤微红,且很快消退,体验舒适,适合各类体质人群,尤其是办公室工作者、寒湿体质及女性群体。
李中英提醒,尽管火龙罐适用面广,仍有部分禁忌情况需注意,如孕妇腰腹部、皮肤有破损或过敏区域,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她建议市民在接受调理前,应先经专业医师或治疗师评估体质,确保调理安全有效。
李中英表示,冬季养生重在“藏”与“补”,选择火龙罐这类能温通阳气的中医外治法,配合良好作息与合理饮食,有助于增强体质,为安然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