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路小学开展劳模宣讲活动

时间:2025-11-15 13:17 来源:十堰融媒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秦楚风讯(十堰融媒记者 刘俊汶 通讯员 丁一凡)为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科学观。11月12日,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副所长余长平走进茅箭区武当路小学,开展以“播撒科学种子,传承劳动精神”为主题的劳模宣讲活动。作为十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时也是长期奋战在玉米育种与研究一线的农业科学家,余长平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武当路小学的师生们揭开了农业科研的神秘面纱,播下了求知与奋斗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1114171135_715_37_副本

宣讲伊始,余长平从自己与玉米结缘的故事讲起。他深情地讲述了十堰山区的地理气候特点以及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意义。他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新品种作为自己毕生的梦想,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农业科研看似平凡,却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鼓励大家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微信图片_20251114171137_716_37_副本

“一个优良玉米品种的诞生,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余长平向同学们描绘了农业科研的艰辛与漫长。从杂交组配、田间选育,到性状观察、产量鉴定,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极致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他用“与玉米对话”来形容日复一日的田间观察,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源于对平凡的坚守。

微信图片_20251114171139_717_37_副本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户家”,这是余长平和他的团队恪守的信念。他分享了自己长年累月蹲守试验田、奔走于乡间地头,只为将最好的玉米品种推广给农民的故事。他强调,真正的快乐来自于看到自己培育的玉米在田间茁壮成长,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这种“把功劳写在大地上”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微信图片_20251114171143_719_37_副本

宣讲最后,余长平勉励武当路小学的同学们:要心怀梦想,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要坚守执着,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要勇于探索,保持对科学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要乐于奉献,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希望科学的种子和劳动的精神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参天大树。

此次劳模宣讲活动,不仅让武当路小学的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农业科学家的风采,更通过“玉米”这一具体的载体,将抽象的劳模精神和科学精神变得可知可感。学校将继续推动劳动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胡天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