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熙胜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九(1)班
它是一个蓝色外观有些笨拙的卡通书包,那是我小学时用的。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它太小、又很旧,早就被淘汰了。但我却一直把它珍藏在我书柜里,因为它珍藏了我一段温暖难忘的记忆。
小学时,家里还是贫困户,父母没有钱给我买书包。父亲把家里的钱都拿去开了一家小小粮油店,收入并不多,勉强能够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开支。那时我上下学,手中都是提着塑料袋,每天都不重样。我很羡慕别人都有好看的书包,而我没有。就这样,塑料袋当书包,陪着我一直到小学三年级。
终于,看着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书包,我实在忍不住了。一天我鼓起勇气去找父亲,让他给我买书包,他生气地说:“没钱!要买自己去赚。”我气愤地说:“去就去。”我努力地想将一旁的油桶提起来证明我自己,但我连油桶都提不起来。
之后我就将此事忘了,似乎这件事从没有发生过。只不过从这以后,我再也没有和爸爸说话。
这天,窗外下起了大雨,妈妈着急地对我说:“你下去帮一下你爸,他今天送货。”我极不情愿地离开家,与温暖的家中相比,外边又湿又冷。我向小区大门走去,远远地就看一个身影,正在艰难地拉着装满货物的平板车。
等他走近,我才认出这个人就是我爸爸。有一瞬间,我怔住了。这段路是上坡,我跑到车后卖力地推着,就算有了我的加入,这段路却依然不好走,我觉得我的每一步都能在小泥路上踩出一个又一个脚印。
到坡顶上时,我已经没有一点儿力气。我打量着爸爸,穿着雨衣身上还湿透了,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我们把小车拉到一户人家楼下,他说:“你在这儿等我。”没等我回应,他已经把一部分货扛在肩上,向楼上走去。
借着大雨,我看到爸爸那不平衡的双肩。不知是他每次送货都这么快,还是不想让我等急了,他送一次只要三到五分钟。我看到爸爸的辛劳,埋在心中的怨气似乎在消散。
与爸爸在陌生的小区送了一下午的货,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母亲去看店了,爸爸做了一大锅面条,我自己盛了一小碗,爸爸把剩下的都吃了。我还没吃完,一抬头爸爸已经穿好雨衣出门了,我也没有问他去干嘛。他前脚走,母亲后脚就回来了,我问妈妈:“我爸没和你在一起吗?”妈说没有看到他,我没有多想,今天太累了,赶紧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睁眼,就看到了一个新书包放在我的床头,我高兴地背着书包出门时,爸爸正在喝药。我心里陡然一暖,那书包沉甸甸的,装着爸爸对我无声的爱。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很轻的书包放到现在却很重。就算是看着它,身上也会被温暖,这个有温度的书包值得被珍藏。(指导老师:张成浩)
编辑:于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