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科技+潮玩!十堰多地旅游市场“花样翻新”

时间:2025-05-02 19:37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 “五一”假期十堰各地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古迹古建、非遗文化,丰富假日旅游市场供给。

5月2日(9)

竹溪东门老街位于城关镇月宫池畔,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现存历史遗迹包括明代东城门和清代钟鼓楼,其中,东城门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改造后的竹溪县东门老街,涵盖早餐集市、夜市烧烤、非遗手作、主题餐饮等多元业态,构筑集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休闲娱乐、夜间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商旅街区,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共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与美食之旅。

泛着古朴温润光泽的六角塔楼,仿佛踏云而来的玉兔雕塑,还有与远处遥遥相望的巨型“超级月亮”,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让东门老街成为近悦远来的打卡地。漫步其间,既可探访非遗手作、竹溪八大碗等传统风味,也能邂逅屋顶咖啡、夜市烧烤等潮流业态;月宫主题场景与市井烟火交织,早餐市集的蒸汽氤氲与夜市霓虹的流光溢彩相映成趣。

5月2日(10)

竹溪县大楚城投公司董事长李帅介绍,“五一期间,东门老街重磅推出“月宫不夜城”主题狂欢,每晚18:30震撼全息投影灯光秀准时点亮夜空,在湖面投射出“湖中捞月”的奇幻梦境,身着华服的NPC穿梭巡游,古风市集琳琅满目,民乐live秀余音绕梁,营业时间延长至深夜23点,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穿越之旅。

5月2日(13)

假期期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郧西县老北街装扮一新,游客除了可以领略明清建筑的古朴典雅,又可以欣赏《织女回乡》、郧西三弦《丹水橘香》等地方特色文艺节目。走进老北街天河乞巧坊,传统手工织布、香包制作,极大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5月2日(15)

机器人、机器狗轮番上阵,古装行进式实景演出。今年“五一”假期,丹江口市水都花月夜文化街区,通过“历史+演艺+光影+互动”的立体布局,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

360截图20250502192351247

夜幕低垂,灯火璀璨。在丹江口市水都花月夜文化街区内,随着古典音乐声响起,一场以当地古均州文化为蓝本而创作的大型行进式演出《均州志·风华行》精彩上演。整场演出通过“沧浪渔歌”“均州古韵”“水都新篇”三个篇章,将丹江口移民文化、沧浪文化娓娓道来。

游客魏毓真说,她特意穿上汉服,跟随剧情一路走一路看,自己仿佛也成了故事中的人物,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丹江口本土文化。

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街区内的科技元素同样吸睛。机器人、机器狗惊艳亮相,为游客带来新奇体验。

5月2日(17)

机器人幽默风趣地与游客对话,憨态可掬的机械狗与传统舞狮上演跨界合作,现代科技与民俗文化的完美融合,碰撞出别样火花。其中,机器人握手互动环节深受小朋友喜爱,孩子们争相体验。

活力四射的快闪表演也为街区增添了不少欢乐氛围。 动感的节奏迅速点燃现场气氛,游客们纷纷加入,跟着音乐节拍舞动,尽情享受假期的快乐。

5月2日(18)

丹江口市水都花月夜文化街区负责人刘燕介绍,街区正打造科技+文化+旅游新业态,首次引进机器人、机器狗表演,以惟妙惟肖的科技表演让游客互动其中,以当地古均州文化特色编排的大秀,带领游客穿越古今,让科技与文化交融,焕发文化街区新活力。

(竹溪融媒记者 郭军 方赛 洪玲 李遥 彭锋 郧西融媒记者 王霞 丹江口融媒记者 高重阳 黄候 周俊沁 倪汉江)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