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向上·市州半年经济观察丨十堰:7.4%GDP增速领跑全省 三驾“新马车”拉动老工业基地突围
今年上半年,十堰以7.4%的GDP增速位居湖北首位。这座曾因“车城”标签闻名的老工业基地,正通过工业升级、技改攻坚、消费焕新协同发力,拉动城市经济突围。
在东风商用车整车工厂,平均90秒就有1辆商用车下线 。作为全球单体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智慧工厂,其100%自动化焊接涂装、95%零部件集配率的技术突破,正是十堰工业向“新”提质的缩影。
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项目现场管理科科长 祝军:仅仅我们焊装车间就有220多台机器人,单条产线能达到35台每小时,是卡车行业单体制造最大规模的生产线。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产业链的深度重构。近年来,十堰积极融入全省“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十堰茅箭区,12家整车企业、55家专用车企业组成的“一公里产业圈”,让驰田汽车这样的企业不出城就能造出四轴矿卡。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陈康:今年我们计划完成交付15000台,同比增长10%以上。根据上半年的产销形势,我们对完成全年目标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今年上半年,十堰中重型卡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4.9%、全国第一;整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0%、50.7%;东风D600新车型、赛力斯新能源轻卡等项目投产,让“车都”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车间外,十堰正在进行另一场变革。数码大方公司的工程师们,正为中小企业定制柔性产线方案。
数码大方公司十堰区域负责人 王元超:我们联合移动,针对企业打造5G工厂。做到高质量接入,设备的产线布局就非常灵活。
面对“不敢改、不会改”的痛点,政府搭建起转型“资源池”,24家服务商为超200家企业破解技改难题。在政策和资金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十堰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0.2%、居全省第一,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34个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培育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17家、新增数量全省第一。
十堰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耀勇: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和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型技术改造,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保持全省前列。
在工业领跑的同时,体文旅融合也跑出加速度。今年上半年武当山入境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增长超五成;京堰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十堰马拉松等活动,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上升40%,体育用品销售额增幅突破50%;建成运营西关印象、武陵不夜城等10个夜间文旅消费场景,27个4A级景区实现“一个景区一台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