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癌到“补膈” 医患同心 跨越十三年的生命守护

时间:2025-11-20 20:06 来源:十堰融媒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秦楚风讯  (十堰融媒记者 张焱 通讯员 钟泽宇)13年前,黄先生(化姓)因食管癌在太和医院接受了胸心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林称意主刀的根治性手术。术后辅以化疗,他的身体顺利康复,肿瘤未再复发,生活重回正轨。可这份平静在今年被打破——黄先生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近一个月痛感加剧。担忧肿瘤复发的他,第一时间再次找到太和医院的林称意。

IMG_8140

时间回到2012年,食管癌的确诊曾让黄先生陷入绝望。这种恶性肿瘤不仅严重影响进食,还存在扩散风险。幸运的是,主刀医生林称意凭借丰富临床经验,为他制定了精准的根治性手术方案。“当时我给他做了食管癌根治术,效果非常好,术后配合辅助化疗等治疗,预后很理想。这么多年没复发,也没其他不适,吃饭、睡眠都和正常人一样。”林称意回忆道。

IMG_8141

今年年初,黄先生的上腹部开始隐痛,近一个月疼痛持续加重。“总觉得闭气、中气不足,一吃饭肚子就疼。”身体的不适让他忧心忡忡,怀着对肿瘤复发的担忧,他再次来到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找到林称意。“患者起初担心是肿瘤复发,我们为他安排了胸腹部CT检查,最终确诊为膈疝。”林称意解释,人体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层膈肌,膈肌上的食管裂孔是食管通往腹腔的“通道”。随着年龄增长,加上便秘、饮食不当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食管裂孔容易松弛扩大,腹腔内的结肠、空肠就可能通过裂孔“闯入”胸腔,形成膈疝。“大量结肠、空肠进入胸腔后,会压迫肺和心脏,引发呼吸困难、胸腹痛、进食呕吐等症状,属于需要紧急处理的急重症,必须尽快手术干预。”林称意进一步说明病情的紧迫性。

304f94a26a95d38aa1c3ee1b6d504c47

影像报告显示,黄先生的大部分结肠和部分空肠已进入胸腔,对肺、心脏造成明显压迫,手术刻不容缓。而这场手术的最大挑战在于,这是一台二次手术——13年前的食管癌手术,已导致他的肺、肠管等脏器与胸腹壁产生严重粘连。松解粘连时稍不留意,就可能损伤肺或结肠,引发肺漏气、严重感染等致命风险。“手术第一个难点,是要在不损伤脏器的前提下,把所有粘连都细致松解,再将脏器完好地送回腹腔。”林称意详解手术关键,“第二个难点是膈疝修补——患者的食管裂孔比正常人大很多,且后方缺少附着点。我们不仅要把裂孔修复到正常大小,还要对胃与膈肌裂孔周围做精细悬吊,彻底分隔胸腹腔,因此手术耗时会久一些。”手术中,林称意团队凭借极致耐心与精准操作,逐一分离粘连组织,将移位脏器顺利返纳腹腔。随后,团队精准修复扩大的食管裂孔,并完成胃与膈肌裂孔周围的悬吊固定。这场高难度手术持续四个多小时,最终圆满成功,成功为黄先生解除危机。

66ac7442aad70fcafdd66c1408a7efb6

“手术很成功。术后我们指导他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现在患者恢复得很快,已经能进食流质食物,下床活动也没问题了。”林称意介绍。“两次手术都是林主任主刀,术后恢复得都特别稳定,我特别满意。”黄先生的话语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满是对林称意主任的信赖与感激。

82cdff08987e354afe2e19fa9e1c5c7e

十三年间,从食管癌根治到膈疝修补,林称意团队以精湛医术两次为黄先生护航。这台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太和医院的专业实力,更诠释了医患同心的强大力量——唯有彼此信赖,方能携手跨越病痛难关。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