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十堰新闻联播》推出新闻专栏《非凡“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报道各地牢牢把握发展战略定位,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干字当头、高质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绩。
秦楚风讯(十堰融媒记者 陈伟)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品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象征。“十四五”期间,十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绣花功夫”科学谋划,通过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系统举措,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增强。

紫霄大道地下城市自来水管网项目是十堰民生实事十大行动之一。项目全长5400米,可满足紫霄大道沿线居民、企业、学校的用水需求。
厦门路学校教师王聪介绍,厦门路小学自今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供水等基础设施运行稳定,保障了学生们洗手、打扫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开展。

紫霄大道地下城市自来水管网项目弥补了紫霄大道没有主供水管网的缺陷,还解决了民生难题。七里垭片区中瑞领航城小区用水问题曾是城区的民生痛点,小区共有39栋高楼,5400多户居民,由于位置较高、早期建设偏僻,供水管网功能“先天不足”,多年间经常发生停水、自来水管道爆管问题。
首创东风十堰水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勇介绍,此次改造将小区原有供水管网与城区一条直径600毫米的主供水管网相连接,实现互通后,即使在用水高峰期,也不会出现水压不足的情况,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该片区长期存在的民生难题。
中瑞领航城小区居民郭先生说,随着城市发展,小区管网设施已得到根本改善,七里垭社区居民用水得到保障。
做强“硬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十堰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突破口,以“绣花功夫”让曾经的民生痛点变成生活亮点。“十四五”期间,推进改造城区市政供水管网30.1公里、供热管网65.7公里。

绿色空间是城市功能品质的核心之一。近日,茅箭区凤凰山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占地7300平方米,场地分为球类运动和户外健身两大类,配套建设停车场、综合服务驿站等设施,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乐享运动的新晋打卡地。
“十四五”以来,十堰充分发挥山城资源优势,坚持保护性开发山体,中心城区(含郧阳区)共建成综合性公园、体育专类园、口袋公园46个,建成了百二河、茅塔河、马家河沿线滨水绿道63.23公里,让市民在亲近自然中,看见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十堰市城管执法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小云介绍,“十四五”以来,十堰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增绿提质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绿道建设,实现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6km,城市生态品质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做优“软服务”,传递民生温度。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大增,停车难题如何解决,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武当广场停车场位于五堰中心地界,近日,该停车场241个停车泊位全部加入十堰智慧停车平台“一张网”。
武当广场停车场负责人叶志平介绍,武当广场停车场接入智慧停车平台后,车主可实时获取该停车场的车位动态、空余数量以及收费标准等信息,有效满足随时停车需求。

为破解城市“停车难”,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2023年8月,十堰出台《十堰市“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实施方案》,整合汇聚全市公共、路内、单位、小区等停车场,以及停车场车位、车位引导等动态运行信息,搭建起全市停车“一张网”智慧平台,持续增加泊位供给、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场景功能,全面提升停车体验。如今,在智慧平台上,通过“畅行车城”小程序,市民停车只需动动手指,便可轻松找到泊位。
市民李欢说,智慧停车平台不仅能有效解决寻找车位的难题,还可以帮助车主规避景点、商场周边等高峰停车区无车位可停的情况。
十堰市停车运营管理服务中心运营主管艾春燕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智慧停车平台已接入停车场439个,停车泊位达到207588个。

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堰在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入手,以民生“小事”撬动城市品质大提升,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同时,鼓励多方力量深度参与城市规划、开发、建设、运营,持续提升经营城市的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增强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当前,十堰正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动城市向东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舒适度、便利度。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