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多去公园走走,有这三个治愈身心的功效

时间:2025-11-01 16:13 来源:人民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秋意正浓,天高气爽,你是不是也总会不自觉地想:“这么好的天气,不出门走走,太可惜了。”秋天有这种“想出去”的念头,其实是身体在悄悄提醒你——该去大自然里“充电”了。

而我们身边的公园,恰恰成了我们缓解焦虑、改善睡眠、提升活力的“天然疗愈场”。你可能不知道,那条铺满落叶的小路,藏着比你想象中更强大的“治愈力”。

08e24fd5de874a448c6c2ad7d392b6e4

邓维鉴摄

秋天多出去走走, 三个神奇功效很多人不知道

1. 改善睡眠:下午走一走,晚上睡得香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周末在公园里走一走,晚上似乎睡得更香?

这不是错觉,而是有科学依据的。2011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让71名健康志愿者在8个不同的周末分别进行2小时的森林散步。结果显示,有睡眠问题的人不仅睡得更久,睡眠质量也有明显提升,普遍反馈睡得“更深”“更香”,焦虑和疲劳感也明显减轻。

这71名志愿者数据对比很直观:

散步前:平均睡眠约6小时

散步后:平均睡眠近7小时

更惊喜的是:下午散步的助眠效果,比上午更明显。

2. 缓解焦虑:只需15分钟,压力说走就走

很多人都听说过“公园20分钟效应”,它源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者让94名志愿者在公园里停留20分钟,结果发现,志愿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下降了约10%。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竟提升了64%!

换句话说,在公园里你甚至不需要刻意运动,只是坐在长椅上发发呆、看看天,身心就能完成一次“压力重置”。

284630df65ad4a6bb48e35f9f687a068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如果想效果更好,不妨走起来。2019年《公共卫生前沿》上的一项专门研究对比了在森林与城市中散步的效果差异,结果发现:

森林散步15分钟:皮质醇下降1.53纳摩尔/升

城市散步15分钟:皮质醇下降0.27纳摩尔/升

7ca05b69b600440e91ca8b5e40d3bb9f

研究截图

3. 强健心肺:选对节奏,健康效果翻倍

在公园散步时,如果你愿意稍微加快脚步,就能轻松升级为“心肺锻炼”。快走的黄金步频:约120步/分钟(默数15秒,走到30步就达标)。年轻人可提速至130-140步/分钟,老年人则以 “微喘但仍能交流” 的状态为宜。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尝试徒步或登山。这类温和持久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让你呼吸更顺、精神更足。

秋天是走进公园的“黄金季节”

1. 天时地利:温度刚好,风景正美

秋季气温适中,身体更容易保持舒适状态,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且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汗液蒸发更有效,身体散热更高效,散步时会感觉更轻松。在晴朗的秋日,空气清新,呼吸起来也更加顺畅。

另外,秋天是自然色彩最为丰富的季节之一,树叶逐渐变黄、变红,形成五彩斑斓的美景。漫步在街头巷尾或公园中,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秋景,让人心情愉悦。在美景的加持下,秋日散步,更能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让身心得到放松。

b18af730c3ac47e2938632f9eb62e8c7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2. 天人合一:秋日散步,天地同频

从中医角度看,秋季主“收”,万物状态从容平顺,正是收敛阳气、为身体储备能量的关键时期。《黄帝内经》强调“秋三月,此谓容平”,此时走入自然,本质上是顺应天时。

在公园里散步,或是通过快走、慢跑“微微出汗”,以排出夏末残留的湿热。若是时间和身体条件允许,也可以进行进阶运动,比如去山林间徒步,通过爬山时的深呼吸吸纳自然之气,不仅改善肺气虚短,还能改善秋燥咳嗽。“秋日登高,胜过进补”,其精髓并不在于爬多高,而在于“接自然之气”,让身体与天地同频。

收好这份“秋日科学散步指南”

1. 发力:调整步态,膝盖更轻松

秋天气温转凉,肌肉和关节黏滞性增加,更易受伤。因此要循序渐进,先拉伸或慢走,再逐渐提速。散步时也可以试试稍微“内八”或“外八”。2025年8月,一项发表在《柳叶刀-风湿病学》上的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偏5~10度),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3d94040a545247928cdf392b7dfd22b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2. 放松:舒缓拉伸,第二天轻松

运动后的整理放松同样重要。结束快走或徒步后,不要立刻停下,进行5~10分钟的慢走,让心率平稳过渡。之后,对大小腿等主要肌群进行静态拉伸,能有效缓解肌肉酸痛,促进乳酸代谢,让你的身体在第二天依然感觉轻松。

4206b80790dd40dea8e88ae875968c67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3. 保暖:应对温差,洋葱穿衣法

秋季早晚温差大,“洋葱式穿衣法”是最佳选择。内层选择排汗速干的材质,避免汗湿着凉,中层负责保暖,外层配备防风外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头部是身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戴一顶轻便的帽子,就能有效防止热量流失,避免秋寒侵体。

4. 心态:聆听身体,不追求步数

走进自然的核心是疗愈身心,而非挑战。不必过分追求步数、速度和距离。倾听身体的声音,感到微喘、出汗即可。散步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和周围的美景上,享受过程本身,才是秋日漫步带给我们的最大礼物。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