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宜昌落下帷幕。这场文化盛宴自9月12日在武汉启幕以来,以长江为脉络,以艺术为语言,在荆楚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文化长卷。
本届艺术季以“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指导,湖北省人民政府携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12项主体活动依次展开,从开幕式的无人机光影秀与烟花表演,到闭幕式的电影频道M榜荣誉盛典,艺术季全方位展示了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风采。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始终是举办长江文化艺术季的核心宗旨。艺术季通过免费开放、预约互动和文化消费三种形式,降低参与门槛,彰显群众主体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无论是公益性的“聆听长江”音乐周五场音乐会,还是免费向公众放映2000场以上国产优秀影片的“映像长江”电影周,抑或发放数百万元购书折扣优惠券的“书香长江”阅读周,都体现了文化惠民的真诚心意。
艺术季恰逢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相关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湖北各地文旅景点游客量大幅增长,许多游客因艺术季的活动慕名而来。仅黄金周前三天,省内129家博物馆就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这场文化盛会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为湖北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今晚,于宜昌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的“唯见长江 光影绽放”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与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盛典同步启幕。钢琴艺术家以琴键融汇传统丝竹之音,奏响巴楚大地的千年浪漫;随后,现代舞《挂云帆 济沧海》翩然登场,舞者执帆起舞,动作柔中带刚,意象化地呈现出长江不息的生命力。舞台冷雾弥漫如云海翻涌,舞者穿梭其间,若隐若现,犹如仙境来客,引得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连连惊叹。随着艺术季落幕,我们不禁思考:短短49天,一场文化活动能够留下什么?
它留下了城市空间的活化与重塑。艺术季让城市成为充满艺术氛围的愉悦场域,将艺术资源嵌入全城大大小小的公共空间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化的魅力。从湖北美术馆的“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到湖北省图书馆的“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城市公共空间因文化的浸润而焕发新生。
它留下了国际视野下的文明对话。开幕式上,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加拿大的艺术家们联袂演绎世界大河名曲;“对话长江”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等议题。这些安排凸显了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彰显了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全民共享的文化记忆。在武昌江滩白塔广场的露天银幕前,市民刘珺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来这儿吹吹风、散散步、看看电影,感觉特别惬意。”“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吸引了长江流域10省市5000余名诵读者参与,百名佼佼者齐聚黄石决赛,用声音传递江河魂魄。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文化体验,让高大上的艺术活动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虽已落幕,但它播下的文化种子将在荆楚大地上继续生长,凝聚起的长江文化情感共鸣将在时光中久久回响。今天,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的闭幕,更是长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起点。长江文化如长江水,奔流不息,历久弥新,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许雄琛 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编辑: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