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就业“长”在产业上 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湖北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90万人以上

时间:2025-09-23 19:05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托育服务中心,通过“妈妈岗”计划实现就业的保育员正在和孩子进行趣味游戏。(视界网 赵平 欧阳萍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实习生 刘彤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促进就业创业,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9月2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民生保障篇。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介绍,五年来,我省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紧扣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就业“长”在产业上,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9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补助74亿元

9月11日,在蕲春千年艾濒湖职校国家级非遗艾灸传承班实操课堂上,80多名学员三人一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艾灸穴位疗法。

该传承班由蕲春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办,千年艾濒湖职校承办;自开班以来,已累计培训县内外学员3万多人,成为培育蕲春艾灸师、擦亮国家级劳务品牌、传承国家级非遗蕲春艾灸疗法的重要平台。

“十四五”期间,我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齐抓共管、一体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岗扩岗力度空前,我省累计减征失业保险费237亿元,发放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74亿元。国务院先后三年将我省作为促就业先进地区予以通报表扬。

我省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联动举办“百县进百校联万企”、就业大讲堂、求职能力实训营等活动,连续三年吸引超过40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择湖北、扎根湖北、建功湖北;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培育壮大特色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100%,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就业,实现就业有渠道、增收有路径、生活有保障。

秋风送爽。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我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代表性企业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生产车间里,国产智能天车线高速运转,晶圆被平稳转运,井然有序。

“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招聘了数百名工程师。待全线达产后,还将吸纳更多创新型人才。”企业负责人说。

引导“培训围着产业转、跟着就业走”,我省紧紧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40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5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340万人。

累计新增返乡创业31.6万人

9月23日,2025年湖北省返乡创业大湾区推介活动将在深圳启幕,通过展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返乡创业政策新机遇,引导更多能人返乡创业就业。

推介活动场外,大冶小红绣娘、阳新布贴师、潜江龙虾工、宜都鱼子酱调制师、恩施土豆师、荆州漆艺师等16个独具特色的荆楚劳务品牌将联袂登场。通过品牌展示,既彰显湖北劳务的专业实力与匠心精神,更以品牌为牵引,为老乡们搭建起返乡创业就业的桥梁。

创业是就业之源,也是兴业之基。五年来,我省围绕“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个关键问题,努力为创业者提供成长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全省累计新增返乡创业31.6万人,带动92.3万人实现就地就业。

持续优化创业环境,让创业者“想创业”。我省把推进博士后创新创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每两年举办一届全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省累计进站博士后人数达6672人,涌现出武汉水之国吴定心、武汉慧观生物赵方、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赵兴炜等一大批优秀博士后创业代表。每年举办“才聚荆楚·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累计投入资金约4亿元,扶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9100多个。大规模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梳理形成“六贴一惠”创业政策包,常态化开展“我兴楚乡·创在湖北”推介活动,每年选树100名“荆楚返乡创业之星”,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让创业者“有钱创业”。我省构建“担保贷+稳岗贷+信用贷”多元联动支持体系,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4万笔、1385亿元,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

持续搭建服务平台,让创业者“有平台支撑创业”。我省在博物馆、美术馆、景区景点等人流聚集区开辟荆楚创业创意集市,打造三级返乡创业平台载体,累计认定有效期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园61家,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17个、示范园61个、示范项目270个,荆楚大地创新创业热潮奔流涌动。

困难群体参保率、代缴率双双达到100%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五年来,我省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持续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李述永介绍,我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数据找人”精准扩面,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40万人、773万人、947万人,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有58.75万人参保,更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持续完善社保制度体系,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行,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从蓝图走向现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落地,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制度运行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不断提升;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工伤职工定期待遇,累计为困难群体代缴社保费超6亿元,困难群体参保率、代缴率双双达到100%,实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

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五年来,我省坚持源头预防、系统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累计为50.7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62.41亿元,让广大劳动者劳有所得、安心立业,生活得更有尊严。

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计划,推进“人社+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改革,我省90%县(市、区)建成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农民工争议速裁庭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治理欠薪机制,深化治理欠薪“五治”模式,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我省治理欠薪工作在全国考核中连续八年排名A类,位列第一方阵。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我省推进就业服务更加便民,深化“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加快打造“15分钟”便民就业服务圈,建成就业服务便民e站、零工驿站、“家门口”服务站等各类就业公共服务站点4700多个;推进社保服务更加高效,畅通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渠道,让劳动者“不论在哪干,社保接着算”;持续拓宽社保卡居民服务应用场景,“一卡通”服务范围逐步拓展至交通、文旅等领域,更多事项“一卡通办”“跨省通办”;推进养老、助残服务更加深入,持续健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残疾人享受优质服务。

展望“十五五”,李述永表示:“我们将始终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民生冷暖,以更实举措稳定扩大就业,以更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成色、生活更有品质,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筑牢坚实民生根基。”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