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坚守“手工造”,非遗道服网上卖脱销

时间:2025-08-30 17:57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王艳华 极目新闻记者 杨琛源 荆楚网记者 胡莹

“之前卖断了货,我们赶紧把直播停掉了。近几天备足了一千多套道服,这才敢复播。”8月29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北线记者团来到武当山脚下,听武当道服品牌“秀华道源”创始人闵秀华讲述非遗出圈的故事。

acbc0fdba7304b37838c13f6d8d4a333

闵秀华展示道服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文辉摄)

闵秀华今年55岁,土生土长的武当人,出身裁缝世家,1987年开了一家服装小作坊。2000年前后,武当山旅游兴起,游客和武馆越来越多。闵秀华看到商机,专攻道服制作,打造“秀华道源”品牌,到现在,已经建起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全国有12家线下门店,线上4个平台销售,产品还出口法国、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1680万元。

展示区里,武当太极服、传统道服、养生休闲服、复古中国风、现代文艺风等多个服装系列,将武当文化与传统纹样融合,别具一格。

“这些年,我们对手艺从不敢含糊。”闵秀华说,古法裁剪的规矩、手工盘口的工艺、绣花工艺的细致,秀华道源每一步都照着老祖宗的方法来。比如缝制一颗扣子,必须用三股线,再缝19针,除了结实,也包含“三生万物”和“九为老阳”等道家文化。

ed15190086d74f4294417af0bfcbe813

闵秀华的设计手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文辉摄)

秀华道源的中高档产品坚持全手工制作,哪怕因此产量提不上去,闵秀华也不肯上机器。2024年,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武当山传统道服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外界了解武当文化的纽带。”闵秀华介绍,她家的道服多采用棉麻本白、青灰、藏蓝等素净色调,在纹样上以太极图、云纹、山水为主,体现“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的道家思想。

09824ff7951841eaac0f85c0b5096501

秀华道源的手工缝制车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文辉摄)

有坚守,也有变通。在太极服设计中,闵秀华会加入现代剪裁风格,既保住宽袍大袖的飘逸感,又在练拳时灵活自在。同时,她请远在苏州的女儿帮忙,组建线上营销团队,在各大网络平台销售。

闵秀华说,秀华道源正在打造传统文化服饰博物馆,把老布料、老手艺、老故事装进去,让游客来武当不仅能赏山水、练太极,还能亲手体验绣花、裁剪、盘扣,真正触摸到非遗的温度。“近年来,国风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我们希望和更多年轻人‘双向奔赴’,让传统道服焕发新的生命力。”她说。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