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通讯员 邵耀宇 李雪峰)盛夏七月,房县青峰镇八里扁村八组因水井塌方导致村民饮水告急。该县科经局驻八里扁村工作队闻讯即动,协助八里扁村“两委”架设“县-镇-村”三级联动桥梁,二十日内推动新井建成通水,化解群众燃眉之急。
闻令而动,精准把脉。7月中旬,八里扁村党支部书记郭新平接到群众反映:“家中突然停水,家里老人吃水困难。”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送水到组,并赶赴水井现场排查情况,经技术人员检测,确定问题为井底结构性塌方,原井报废已成定局。“重新打井是唯一出路,但资金、技术远超村级承载能力。”县科经局驻八里扁村工作队长王群在连夜撰写的专题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具体情况,并反映村民的迫切诉求,请求县科经局领导干部的关心支持。
三级联动,破冰攻坚。县科经局驻八里扁村工作队迅速启动三级联动机制,县科经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两次到村组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对接县水务局请求技术支援,全程陪同水务专家实地勘察,与镇、村干部顶着烈日多次论证选址,最终科学敲定旧井附近重建新井的方案。
全程护航,清泉润心。工程建设中,工作队扎根一线协调施工难题,动员村民投工投劳。村党支部书记郭新平带头,葛方元、葛必林、郭怀江等23人自发义务参与5次施工。经合力攻坚,新井成功钻至204米深度。7月28日,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村民围在井边拍手称赞:“这水比原来的还清!”68户277名村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八里扁驻村工作队以“民呼我为”的担当,向上精准传递民情争取资源,向下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横向撬动专业技术力量,将“驻村”使命转化为“助村”实效。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