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太及时了,救了我家700亩稻田的命呀,后期追肥就可以确保丰收了。”4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陈祠村种植大户张雄辉看着正值分蘖期的中稻喝饱水高兴地说。
这是咸安区协调从王英水库借水抗旱的生动一幕。
7月1日以来,咸安区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发展迅速,各塘堰能用的灌溉水基本调度用完,但全区仍有20余万亩稻田喊渴。
怎么办?咸安区水利和湖泊局科学决策,通过四门楼水库开闸放水、协调借用王英水库的水、合理调度南川水库的水,并组建乡、村、组三级护水队,分渠巡查护水到田,让每一滴水都不浪费。
8月1日,咸安区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在四门楼水库新建的水闸前,按调度令开闸3个流量,连放10天,能解马桥、横沟桥两镇3万多亩农田的燃眉之急。同时,南川水库开闸调水,汩汩清水随南干渠和淦河欢奔而下,让桂花镇、马桥镇等地近5 万亩稻蔬旱情缓解。
连日来,咸安大地上,一幅幅抗旱图景生动感人。在高桥镇澄水洞村,因无过境河流,在得知可能出现干旱天气后,该村党总支书记陈绍宏6月底前就组织塘堰蓄水,组织挖机对10组栗米塘、11组领下张的沟渠清淤疏浚,提前解决2个组49户116人85亩农田灌溉输水问题;7月中旬,又两次聘请专业人员疏通灌溉管道,解决17组大屋垄水塘、6组司裴游的输水“肠梗阻”问题,保障周边60户约200亩农田灌溉用水。
在马桥镇,鳌山村下佘1组一处渠道底部因堵塞无法正常排水,曾铺村约400亩、樊塘村约700亩农田受干旱威胁。8月4日下午,该镇农业办工作人员在下朱闸前开闸引水并疏通沟渠,及时解决了附近10余个村组的灌溉难题。
同时,咸安区还采取截流引水、筑坝翻水、机械提水、打井找水等措施,不等不靠,全力开展农业抗旱自救。
据悉,该区未雨绸缪,提前在水库塘堰共蓄水1.36亿方,在旱情严峻时,南川、四门楼、王英三座水库接力放水9天,多支抗旱工作队同时发力分渠巡查,清理杂物,疏通沟渠,让2000万方米清水精准流向干旱的双溪、横沟、贺胜等9个乡镇的20余万亩农田。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