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汤海涛)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多年来,十堰创新方式、方法,系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治理、全达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十堰积极做好结合、整合、融合文章,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系统治理、深度治理、全面治理。在十堰郧阳区青龙山社区,原来的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拆除,上个月这里新建成了为净化污水而打造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经过系统治理,变成了清水。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郧阳分局生态股负责人张涛介绍,水生植物越茂盛,就越代表水里的污染物被植物根系吸附得更彻底,同时,出水口没有异味,肉眼可见,出水水质比较清澈,达到了预期处理这一片生活污水的目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十堰坚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推动区域统筹治理。在全省率先启动茅塔河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同时在其他8个县(市、区)同步推进小流域治理市级试点。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突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10户以上集居区,采用“化粪池+收集池+微动力设施+人工湿地”模式收集处理;对10户以下分散农户,采用“水冲厕所+三格化粪池+沉淀池+小湿地”的“四件套”模式处理。设施出水采取生态塘、农业灌溉、景观植物养护等方式进行深度净化、综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治理、全达标。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贺娴表示,根据村庄实际、村民意愿,对生活污水分类治理,与农村改厕衔接,将生活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优先用于农户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进行资源化利用;对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覆盖区域,优先接入管网;对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根据常住人口和污水浓度等因素,采取无动力、微动力的小型生态化设施进行处理,通过多种模式和工艺的组合,来推动丹江口库区周边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为推动农村设施第三方托管运维落到实处,十堰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各县(市、区)均已将设施运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贺娴介绍,2025年十堰市将新增150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届时,十堰市累计完成治理管控的行政村将达到154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
截至2024年底,全市1810个涉农行政村全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是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的地级市。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