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董璀 通讯员 罗卫杰)暑气正浓,正是潜心蓄力时。为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茅箭区教育局精心策划了以“师德师风、课题研究、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教师全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教育前沿与核心实践,旨在为全体教师打造一个启迪思维、碰撞智慧、提升能力的专业平台,全面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育人水平。7月1日至5日,东风52小学全体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全程参与了培训活动。
培根铸魂:汲取教育家精神 筑牢育人之基
从弘扬教育家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老师华雨辰,带领教师们重温教育家的崇高理想与育人智慧,深刻解读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从学习教育家精神到践行教育家精神,她以自身为例,引导教师们坚定教育信仰,涵养高尚师德,激发投身教育事业的持久内驱力,将育人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惟实砺新:拥抱智能时代 赋能教学变革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与教师发展。武汉市汉阳区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信息科技部主任谭婷以《智能时代 教师何为》为题,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她从“破局--重构--利器--进化”等方面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利用AI辅助教学设计、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评价反馈,提升教学效能,同时探索AI助力教师知识更新、能力拓展与自主发展的创新路径。
AI工具支持教学研创新案例展示。茅箭区部分学校代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些先行教师分享运用AI工具优化课堂教学、创新作业设计、开展高效教研的真实案例与宝贵经验,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样板,点燃广大教师技术应用灵感。
砥砺深耕:聚焦核心素养 优化育人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武汉市教科院院长朱长华,带领老师们深入解读新课标精神内核与实践要求。从“国家教育改革的走向、义务教育课标的导向、考试评价改革的指向、学校课程实施的走向”四个方面进行细致阐述,共同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系统规划与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创新策略,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设计与实施路径,让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跑道。
体验式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艺术。武汉市武珞路中学老师雷凯红指出要告别说教,让班会活起来!学习运用团体辅导、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体验式学习技术,设计具有高度参与性和心灵触动性的班会课程。掌握如何聚焦学生真实成长需求,在深度互动中有效解决班级问题、促进学生品格塑造与能力提升。
凝心聚力:涵养文化生态 激发团队动能
凝心聚力,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实践。长江报刘传媒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指出学校文化是发展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要从底层逻辑出发,从实践出发,直达疑惑、重建认知。带领老师们共同审视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愿景,探讨如何将核心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师生行为与环境营造。在“三看六线”中凝聚共识,绘制具有各校特色且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发展蓝图,让文化真正滋养每一位师生。
行稳致远:依托研究引擎 驱动专业跃升
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潘静,以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从0--1》为题,指导教师如何从教育教学的真实问题出发,精准提炼研究课题,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流程。重点探讨如何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改进教学、提升育人质量的实践力量,让研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力引擎。
“微”力无限。学校教研微分享工作坊搭建“小而美”的分享舞台!鼓励教师围绕一个教学妙招、一次成功尝试、一个棘手问题的解决展开短时高效的“微分享”。这些分享直指数智时代,教师如何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营造了开放、共享、互学的常态化教研氛围,让智慧在便捷高效的交流中流动与增值。
学习期间,东风52小学还邀请肖昌斌先生深入校园,诊断校园文化建设,为暑期校园改造出谋划策。
此次暑期培训,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相信通过本次培训,东风52小学的教师们定能带着满满的收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校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茅箭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编辑: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