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0强中,湖北有41家企业上榜,居中部第一,但入围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仅位列中部第4。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仍有差距。对此,《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民营经济贡献度。
跟着长江云新闻一起了解
提升民营经济贡献度的
“三把钥匙”
↓↓↓
01
建立民营大中小、科技型、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库梯次帮扶
02
实行“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
03
促进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04
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0万户左右、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
01
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万企万亿“智改数转”工程
02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
03
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或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
04
持续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中试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
05
到2027年
民营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以上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0家以上
民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
01
坚持社会资本能投尽投
02
滚动发布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
03
第一批推介项目总投资不少于2000亿元、三年推介项目总投资7000亿元以上
04
支持民营企业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投融资政策和工具
05
到2027年,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
通过促进民营企业进入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这些项目里,起到一个带动后续投资的作用。
通过政府的基础建设和基础项目的投资,使得民营经济能够进一步的跟进,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的空间。
通过把更多的工程项目向民营企业开放,其实也是起到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民营经济将他们手中的资金、资源更好地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运行中去。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