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 赵向军)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机械化。近年来,十堰大力推广使用智能农机,田间地头涌动的新质生产力,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近日,由十堰国科鸿鹄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台T70智能农机正式交付给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郑家垭村,南化塘镇化山村和梅铺镇孙家洼村,供合作社使用。T70轮式拖拉机可以通过电脑设置,根据地块形状,打点设置区域,智能拖拉机就能做到自己规划路径,开始农事作业。
与此同时,在竹山县宝丰镇深沟村的百亩田地间,两台鸿鹄T70无人拖拉机已经投入使用。这些设备仅靠一部手持操作面板就能进行翻耕作业,并灵活地转弯、调头。只需设置好程序,无人拖拉机就可以自己工作,一次充电可使用两个半小时,完成耕地30至40亩。
竹山县百亦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晓谦说,这款无人拖拉机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更解决了农忙时间农机手短缺的问题。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无人农机灵活穿梭于田埂上。在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木瓜基地,一箱栽着40公斤农药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为380多亩的木瓜施肥洒药。目前,十堰植保无人机用量已达300余台,多地在农业生产中都开始“地空协作”,农业生产更加有序高效。
此外,十堰市还建有8处智能机械化育秧中心,提高育苗的质量和效率。在房县红塔镇朱家湾村育秧工厂内,水稻秧苗所需的光、热、水、气、肥等各种生长需求,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全过程标准化、智能化管理。
该大棚内安装有北斗智能化物联网系统,在手机上设定好秧苗生长期间所需的各种参数,就可以实现自主运行,自动调节棚内温度、湿度等,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育苗的质量和效率。
从无人机巡田到纯电动智能农机作业,再到北斗系统广泛应用,智能农机为十堰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近年来,十堰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高品质设施农业,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智赋能”,进一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截止到目前,十堰累计安装北斗农机智能终端694台套,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19%,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正在逐步提升。
编辑:李晓静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